據報道,92年女生黃某以30萬定金“套牢”上海2385萬房產,房子暴漲期,她“凈賺”1000多萬元!
在我們驚嘆之余,也會疑惑,這到底是什么套路?!
事情是這樣的:浦東人黃某通過房地產買賣合同,構設陷阱。
條款如下:買家逾期超過600日不付款,賣家才可以解除合同;買家不付錢每天只需付萬分之零點三的違約金;賣家可以找別人接手來買這個房屋;600日內賣家如果把房子轉賣給其他人,則要賠償買家房價20%的違約金。
黃某付了5-10萬的定金后玩消失,以各種理由不付首付。等房主解除買賣合同時,她就翻出合同中的違約條款索賠。
黃某相當于用這些定金,鎖定了賣家數百萬的房產未來600日內的升值收益。在16年上海房產一年暴漲達44%的背景下,幾套房子房價上漲的收益高達一千多萬!按照合同的規定,這1000多萬的差價就要歸黃瀟瀟所有,她只付了30萬的定金和很低的違約金。
通過這套路,黃某將能夠通過僅30萬元獲利1000多萬元。即使賣家選擇“違約”,也能在違約金上獲得100多萬元。
有人會問了,這般離奇操作,中介或賣家會“看不見”這些漏洞?
問題就在這里,黃某就沒通過中介進行交易!
據此前媒體報道,她“買房”時格外貼心,表現得很有誠意,以省去中介費的名義特地到賣家家中簽提前擬好的合同。再加上賣家多是50歲以上的老阿姨,沒有法律意識和賣房經驗,黃某這才屢屢得逞。
幸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,受害者房東抱團集體去法院作證,黃某最終全部訴。
所以說,買賣房子還是要找專業的正規的房產中介!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,買家賣家不熟悉流程,容易被騙,跳過中介交易被騙的新聞屢見不鮮!
案例 1
黃先生找到中介,表達了自己的購房需求,該店的經紀人經過匹配房源后,帶他看了20套房子,終于有個看中的。但黃先生不想支付幾萬元的中介費,于是選擇跳單,私下找賣家成交。
在與賣家簽下購房協議后,他聽信賣家急用錢的借口,付了過百萬的首付。然而很快他發現這個房子早就被法院查封,不能正常過戶!黃先生向賣家索要首付,賣家不愿意退,只能打官司追討。
案例 2
張先生在網上查到有人要賣一套房子,在看過2次后決定購買。以74萬的價格向“房東”陳某購買了此房,并由陳某一手辦理了過戶手續,張先生未經手。
隨后,張先生準備將房子重新裝修后結婚,可當其高高興興地去看房子時,才發現該房子有人居住,且對方拿出了房產證等手續。再仔細一檢查,“房東”陳某的身份證是假的,房產證以及其他所有的過戶手續均是假的,74萬血汗錢就這樣打水漂了!
案例 3
王先生打算購買某一小區房,中介帶王先生看房6次之后,相中了其中一套,由于業主把鑰匙放在了中介公司,所以看房的時候王先生并不知道真正的業主是誰。
為了省2萬多的中介費,王先生選擇跳過中介,私下找到了所謂的業主進行交易,在交完28萬定金后,所謂的業主拿著28萬的定金消失了,再也聯系不上。這時王先生才發現業主是假的,不得不選擇報警!
跳過中介交易被騙的例子舉不勝舉...
無數人用血和淚的教訓告訴我們:安全,是買房賣房時,應該考慮的第一大因素。
想要安全,還是得找房產經紀人,他們能核實賣家身份、核實房屋權屬、注意房屋共有人、注意房屋是否違章或待拆、注意房屋是否被查封或轉讓、注意房屋是否被出租、注意土地使用年限、明確附屬設施、替你奔波走繁瑣的流程。
房產是人生大事,忽視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讓人墜入深淵。這種情況下—正規專業的中介就成了剛需,也是深耕行業的地產人努力的方向。
已有 0 條評論了